您的位置: 首页 人防宣传
一旦空袭来临,如何安全疏散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8-09-07 10:14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7月下旬,广西人防办在玉林市开展防空袭演习,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场代号为“桂盾—18”的演习在八桂大地引发广泛关注。《玉林日报》记者邹江告诉笔者,这不仅因为演得像、练得实,更是因为人防部门对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战时如何安全疏散,明确了方法,规范了细节。

战争空袭中组织开展城市人口疏散,事关人民群众安危,事关战局发展和成败,是人民防空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玉林市人防指挥部演习的重点课目。近年来,广西各地对防空袭疏散进行探索,但有的过分注重形式上的规范,对实战条件下的复杂环境考虑不多;有的生搬硬套别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不紧。

“组织群众疏散,应当制定一套既符合实战要求、又便于群众掌握的办法。” 广西人防办主任陈刚介绍说,结合指导玉林市人防指挥部演习,他们对全自治区城市人口疏散方法进行规范。从社区居民角度来说,只需要记住三句话,就能掌握防空袭疏散的基本要领。

第一句是辨清警报声再行动。空袭来临时,警报就是命令。人防警报分为3种,分别是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虽然各地每年都组织防空警报试鸣,但在预演中仍然出现不论发放何种警报,大家总是跑个不停的现象。

演练导调组在玉林市街头开展随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市民分不清警报类型,有人坦言:一听到刺耳的声音就慌了神,哪有心思去辨识警报声的区别?

为了让市民记牢各类警报声音的区别,他们想出了一边鸣放警报,一边用文字解释的办法。即:在鸣放每一种警报的同时,把这种警报的特征以及对人员的要求,通过手机短信、微信、LED显示屏,告诉警报声覆盖范围内的市民。

反复几次,大家果然对各种警报声留下深刻印象。“原来防空警报声是有规律可以掌握的,这回总算记住了。”不少居民反映,通过参加演习,最大的收获是辨清了3种警报声,避免了不必要的惊慌和忙乱。

第二句是跟随志愿者莫慌张。听到警报的时候,居民也许在家里,也许在购物,也许在散步,他们该往哪里跑?谁来指引他们?演习中,一群人防志愿者担当起引导疏散的角色。

通过演习指挥部的电子大屏,只见身着明显标识的人防志愿者们分头来到楼道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商店门口、十字路口等地,迅速对人群进行提醒、引导和疏散,人群在他们的组织下有序进入人防工程等掩蔽场所。

而此时,人防志愿者的任务才刚刚开始:疏散掩蔽小组清点人数、医疗救护小组跟进巡诊、心理服务小组疏导情绪……

广西人防办副主任夏振林告诉笔者,防空袭疏散准备时间短,疏散人员基数大、类型多,仅靠人防机关和社区干部难以组织。近年来,他们组建了一支以物业管理人员、退役军人、青年大学生为骨干的人防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提供基本保障、实施必要奖励等措施,使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人防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广西人防建设中的新生力量。

第三句是就地就近快掩蔽。“最好的掩蔽场所当然是人防工程,但当第一批导弹不期而至时,谁也不能保证所有居民立刻躲进工程。” 广西人防办指挥通信处处长廖新介绍说,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空袭损失,这次演习明确了就近就地掩蔽的原则。

笔者在演习现场看到,预先警报声响起后,玉林师范学院、“东方巴黎”小区、市直机关大院的人员迅速行动,一些人选择最短路线,跑向附近的人防工程;附近没有人防工程的人员则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电线,就近选择地下室、山林、路沟、地坑等地点就地掩蔽。从警报声响起到600余人完成躲避,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