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机关建设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2-09-03 21:5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忆往昔峥嵘岁月,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奔走,以血肉之躯筑起了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用满腔热血换来了今日的幸福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再次回眸抗战时的烽火硝烟,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豫东平原地道战

本报记者 刘海涛 本报通讯员 张增峰 席芳

20世纪60年代有一部经典抗战电影《地道战》,反映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但地道战不只发生在冀中平原,在豫东平原的民权县北关镇李馆村,也有一段让日寇头疼的地道。

初秋的李馆村,静谧而安详。穿过杨树林,只见一个院落大门的门楣上,写着“李馆地道战旧址”字样,院内石碑上的文字醒目: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资料显示,李馆地道共有3条,不仅把李馆、蔡庄、韩庄等5个自然村连在一起,而且南与任庄、北与戴庄、单楼等村的地道相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地道网,可进可退,可守可攻。尽管日伪军武器精良,然而到了李馆村便陷入攻无目标、战无对手、处处挨打的困境。当年“想保险,去李馆”的歌谣广为流传。

在地道出口北侧不远处,有一块黑色墓碑,上书“杨朝起烈士之墓”。

杨朝起是民权县北关镇人,1939年,25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李馆村一带发展党组织,建立民兵武装,他也是李馆地道修建的组织者之一。抗战期间,杨朝起带领民兵多次伏击日伪军、拔除日伪军据点。1948年7月,杨朝起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1990年,村里的规划有了改变。杨朝起带过的老兵赵松武主动找到村党支部说:“那个地方没人看着怎么成?我跟烈士做伴去,守在他身边,我心里踏实。”随后,赵松武在烈士墓旁建了一间简易的小房子,每天擦拭杨朝起的墓碑、修缮打扫地道,照看着杨朝起的陵墓,也照看着曾经的战场。

这一守就是26年。2016年,赵松武老人因病去世后,为烈士守墓、看护地道的任务就由儿子赵庆民接了过来。

“我一定会坚守父亲的信念,继续看护好这一段地道战遗址。”赵庆民郑重地说。为了信守对父亲的承诺,赵庆民果断放弃自己的生意,替父亲陪伴他的战友。父子接力守护李馆地道、烈士墓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被授予“中国好人”称号。

走出李馆地道,即将成熟的玉米伴着秋风沙沙作响,似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告诉后来者:和平来之不易,幸福应当珍惜。

中原腹地的兵工厂

本报记者 徐东坡 本报通讯员 韩现斌

9月1日,走进位于巩义市孝义街道的孝义兵工厂旧址,远远就能看到一座高高的圆柱形水塔,这是孝义兵工厂的重要地标。

孝义兵工厂是上世纪初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1922年正式建成,1937年因日军轰炸被迫南迁。它下设制枪厂、炮弹厂、机器厂、动力厂,生产多种枪械、炮弹、手榴弹等。

今年66岁的常茂成是一名退休职工,对孝义兵工厂的历史非常了解,受巩义市人防部门邀请,他成为孝义兵工厂旧址的守护人。

“我是从小听着孝义兵工厂的故事长大的,我的姨父曾是兵工厂的钳工,我有一些同学的父亲或伯伯曾在兵工厂做工。”常茂成说。

常茂成介绍,1931年,东北三省沦陷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高潮,孝义兵工厂为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生产武器,其中巩造手榴弹颇有名气。制枪厂的工人还为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修理枪械。为了抵御日寇的化学武器进攻,孝义兵工厂还生产化学战剂、防毒器材、工业原料等。

1937年,日军不断逼近,孝义兵工厂被迫南迁,搬迁中多次被日军轰炸,厂房建筑大部分被炸毁。

孝义兵工厂颇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它建造有庞大的地下人防工程,长10多公里。“在日军轰炸时,兵工厂1万多名工人转入地下防空洞,保住了性命。”常茂成说。

“孝义兵工厂迁走后,留下的4000多名技术工人成为后来巩义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常茂成说,新中国成立后,巩义发展社队工业、乡镇企业,技术骨干大部分是孝义兵工厂原来的工人。

近年来,当地一直致力于孝义兵工厂旧址和防空洞的修复开发,目前,这里已成为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对研究我国军事发展史、兵器制造史、地方工业发展史,以及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现在孝义兵工厂旧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常茂成说,每年都有当地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青年学生等前来参观学习,这里已经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墙洞中的烈士名单

本报记者 王斌

9月2日,在舞钢市虎头山革命烈士纪念园内,前来缅怀英烈的人络绎不绝。

在这样一种庄严的氛围中,烈士纪念园的义务讲解员、舞钢市尹集镇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办公室主任白东亮又开讲了。听着他的深情讲述,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烽火岁月。

“虎头山革命烈士纪念园位于舞钢市尹集镇苇子园村,是当年的虎头山战役遗址,附近有一条南北长约5公里的峡谷,地势险要,唤作摩轴峡,虎头山便位于摩轴峡北侧,1945年2月9日,一场痛击日军的战斗在这里打响。”白东亮说。

1945年2月7日,新四军五师河南挺进兵团一举歼灭了盘踞在摩轴峡投靠日本人的国民党舞阳县直属武装大队史聘侯部。2月9日,为转移战斗中缴获的武器、弹药等,河南挺进兵团派兵驻守在摩轴峡峡谷北口的唐寺沟警戒,被日军偷袭。听到哨兵鸣枪后,我军迅速抢占虎头山,利用有利地形展开战斗,击毙日军180多人,而我军也有27名将士在战斗中牺牲,其中在虎头山山顶阵亡的有15人。

此后的50多年里,在虎头山阵亡的15名英烈的名字一直不为人知。直到2001年,他们的名字才被公之于世。

原来,由于战事紧张,虎头山战役结束后,河南挺进兵团的战友们把15名烈士的遗体收拢在一起,委托附近村民陈苟嗪等人将他们安葬在虎头山上,并将他们的名字写在一张红纸上,秘密交给陈苟嗪,让他妥善保存。

陈苟嗪接到任务后,小心翼翼地将名单用一块帆布包住,用棉线缠起来,糊进了自家的土墙内。1946年秋,身患重病的陈苟嗪把名单从墙中取出,交给侄子陈国志保管。陈国志不识字,受当时形势所迫,也将名单糊进了自家的土墙洞中。

2001年清明节前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在搜集抗日战争资料时,几经辗转,终于在陈国志家的墙洞中找到了这份名单。

如今,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都有大批群众来到烈士纪念园缅怀英烈。两代人守护一份烈士名单的故事,也感动着无数人。

用文字守护英雄记忆

本报记者 周晓荷

翻开封面以红色为主基调的书,烽火岁月重现眼前——

“1944年秋天,我随部队急行军50多公里阻击敌人,夜色中,一颗子弹击中前面的排长后,又射入我的左腿膝盖,子弹嵌在膝盖取不出来,伤口感染,腐烂生了蛆……”这是16岁就加入游击队、现年103岁的老兵钟飞的故事。

“我和3名队员乔装成日军宪兵队员,赶着一辆装满柴草的马车,柴草下藏着煤油和手榴弹,大摇大摆进了南关街……我们飞快地冲进敌军粮仓,将手榴弹插在粮袋中间,柴草堆在粮袋周围,到处都泼上煤油,最后一把大火点着了粮仓……”这是《平原游击队》主角李向阳原型、老兵郭兴的故事。

这本主要内容为英雄口述故事的书,是获得2021年度“豫版好书”第一名的《亲历者口述战争》,书中收录了34位英雄的故事,他们接受编著者访谈时,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86岁,平均92岁。

时光流逝,战争已成往事,英雄已至暮年。为留住战争记忆,让英雄之师的精神血脉和红色基因赓续不绝,2018年,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建了一支20余人参与、以“中原国防”命名的融媒体团队,由韩申国大校带队,开启了一段守护英雄记忆的走访之旅。

采访团队行程超过两万公里,与34位参战老兵对话,采写口述材料十几万字,收集历史图片200余幅,拍摄照片1000余张……“我们的采访,是争分夺秒完成的。”9月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参与者说。

一本沉甸甸的红色家谱类书籍由此诞生。书中,有“七一勋章”获得者、战斗英雄王占山;有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阅兵式的抗战老兵安文远……每个英雄都经历了一段气壮山河的往事,他们说:“上了战场,命就交给了党和国家。”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项抢救性的文化工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留住红色记忆,开展好国防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韩申国说。

“时间终将淹没众生,惟有英雄永存”。用鲜血与生命写就的故事,值得我们记录并永远铭记。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