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机关建设
守望家风——张子清使用过的小皮箱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1-02-18 08:3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家风,作为最能深入中国人内心的无形力量,它会拥有怎样的气质和品格?或许,当你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读懂第一展厅内陈展的一只静默的小皮箱时可以找到答案。

这只小皮箱做工精致、轻便小巧。箱体长51厘米、宽31厘米、厚15厘米,混合质地,箱面及箱体中部有一老式铜锁和提手。即使在现代年轻人看来,都是颇具“复古味”的时髦货。因年代久远箱体已有几处破损,用了36颗图钉加以固定,却不显突兀,倒像身经百战后的累累功痕。当你俯身打量它时,皮面在灯光下依旧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仿佛穿越时光续放着光彩。

小皮箱如果按年龄算的话,到现在应该已近百岁。它最初的主人叫张子清。上世纪二十年代,张子清带着它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马列理论、追求革命真理;五十年代,张子清的女儿张质彬带着它在益阳师范和武汉大学挑灯夜战,学习专业技术;八十年代,张子清的外孙女王麟依然带着当年外公和母亲都用过的这只箱子留洋深造、刻苦求学。一家三代,沿着历史的足迹走来,小皮箱见证了他们质朴的奋斗年华。它在三代青年的寻梦路上装载的不仅是书籍物品,更多的是脉脉相传的红色家风。

回望文物背后的红色家风,首先,我们跟随这只皮箱走进它最初的主人——张子清。张子清,1902年出生于湖南桃江县的一个爱国军人家庭。他的父亲张建良参加过同盟会和湖南新军,虽然时逢军阀混乱,但作为军人的张建良一直抱有为国家和民族尽忠之心,常教导张子清要胸怀天下、发奋读书,把革命当作人生最大的荣耀,把为国捐躯当作人生最有价值的选择。

受父亲爱国思想的家风影响,张子清誓承父志,立志报国。1920年,他从湖南讲武堂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主动放弃去美国留学的机会,带着这个小皮箱到了广州,进入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马列理论。1927年又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上井冈山后张子清打茶陵、攻遂川、战宁冈……指挥部队取得多次重要战斗的胜利,多次挽救红军于危难之中,堪称毛泽东的“左丞右相”,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

1928年4月底,朱毛两军胜利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张子清为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在接应朱德、陈毅部队上井冈山时,他在酃县接龙桥阻击战中脚踝骨中弹负伤。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他硬是咬木取弹,无惧伤痛,被誉为“红军中的关云长”。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牵制进攻井冈山之敌。脚部伤口不断发炎已经行动不便的张子清拒绝了毛泽东“抬也要把张子清抬出井冈山”的要求,他认为部队要突围,抬他只会给大家增添麻烦,于是在病榻上临危受命为红五军参谋长,选择留守井冈山。之后,战士们用担架抬着张子清到黄洋界、八面山哨口,一个一个查看地形,和彭德怀等人商量哪里应该设立工事,哪里应该设置火力点,这份奋不顾身守山的精神令战士们极为钦佩。在抉择面前,张子清总是把生的机会留给了他人,而支撑他这样做的,正是家风中父亲的教导和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

无产阶级革命家何长工曾经回忆:“每次看望张子清,他总是说,天很快就要亮的,黑云就要散的。因为,他坚信,马列主义一定会胜利,共产党一定会胜利。”可是,张子清没能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因为缺医少药,他的枪伤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感染越来越严重,但他一面忍着伤痛的折磨,一面忘我工作。伤痛和感染一点点消耗着他的生命力。1930年5月,张子清在永新焦林寺病逝,年仅28岁。毛泽东曾深情感慨:“张子清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钢铁战士。他为革命竭尽忠勇,是红军中的关云长。”

九十多年过去,小皮箱的主人张子清已化作高悬于穹顶永不坠落的星辰,但“心怀人民,赤胆忠心,舍己为人,大义无私”的红色家风却从未消逝。家人们秉承烈士遗风,永葆忠诚本色。张家后人都以自己是烈士的后代而深感自豪,他们从不炫耀自己或以此作为本钱向政府提出要求。当年张子清的战友何长工、黄克诚曾几次寻访张家,并关切地询问有何困难,张家后人都婉言谢绝。张子清的女儿张质彬深受父亲的影响,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对党忠诚老实,对工作认真负责,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员。她曾在怀念父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您对革命的忠诚勇敢,以及德高望重的崇高思想品德,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张子清外孙王鹏的女儿也曾说:“我们家的家风一直很严格,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没有忘记自己是烈士的后代,父辈从小教育我们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努力。”

如今这只珍贵的小皮箱已被陈列展出,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它不仅是张子清一家三代的传家宝,也是我们民族的传家宝。透过它闪耀的光辉我们可以看见,家风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融化在血液中的美好气质,是沉淀在骨髓里的优良品格,是社会责任的坚定担当,更是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蔚然,方能国风浩荡。

(作者单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